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受访者:W先生,80后硅谷创业者

 

昨天和一位同在读博的朋友聊天,她说前段时间比较迷茫,于是出去转了一圈,见了些在别的学校读博士的同学,发现博士读到后期很多人都是这种状态:不知道将来该做什么,或者不知道怎么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能做些什么呢,留在美国的理工科博士生大多做了工程师。不是因为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因为身份和语言的原因,进入一个稳定的大公司做工程师总是成为了最靠谱的选择。

 

最近在做职业生涯访谈录的缘故,采访到一些职业转型的故事。发现这些人往往不是先转到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然后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是先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领域上开始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了积累,再顺利成章的转过去。

 

采访W先生的时候,他刚成功卖掉了做了四年的start-up(创业公司),在寸土寸金的Palo Alto(位于硅谷中心地带)买了自己的房子。

 

W先生本科毕业于国内Top2大学的物理系,之后到S大读工科的博士,博士第三年Quit。他说Quit掉博士的原因是发现相对于做一个十年或者几十年后或许会影响人类对知识理解的研究,自己更喜欢做一件短期内能看到影响人们生活的产品。

 

但另一个原因是他在博士期间发现了自己在开发互联网产品上的优势和兴趣。这个发现说起来纯属偶然,甚至是出于无奈。那个时候他靠着导师给的的RA(Research Assistant)的工资生活。导师手头funding 一紧张,学生生活就要断粮。他说每个学期导师在RA的合约表格上签字的时候,导师的眼神都让他觉得自己应该千恩万谢。当时facebook app刚兴起,他就想着编点facebook app来挣点生活费。没想到竟然非常成功,赚了第一桶金不说,每天看着下载量不断向上飚,给他带来了读博士日常生活中很难体会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然而quit掉博士后,他却去了一家因为工作清闲,在业界素有养老院之称的IT界大型公司。事实上他离开学校的时候想的就是要创业,要做一个能给大家提供很多出行便利的手机app。但是作为刚从学校毕业的外国留学生,没有公民省份或者绿卡,在美国直接创业机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只有大公司能够为雇员sponsor工作签证和绿卡。也这是大多数中国人选择进入大公司的原因。因为工作签证的缘故,他进入了这家大公司,开始一边工作,一边着手做自己的start-up

 

他对这一年生活的形容是整个采访中我印象最深的部分。“那一年,我每天早上七点去星巴克为start-up的项目写代码,早上十点去公司,在公司洗个澡开始工作,一直到晚饭时间,在公司吃了晚饭,回家继续做start-up的项目,一直到做睡觉。经常是写着写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天已经亮了,台灯还亮着。”他说那一年和公司的同事交流不多,总是说不到一块去,觉得不是一类人。同事们年轻点的一般就聊些哪里又开了家什么店,哪家的什么菜好吃;有孩子的就是尿布奶粉的育儿经。只要周末和些创业的朋友们一起聚聚,大家喝着啤酒聊聊创业,就觉得激情澎湃。

 

一年后W先生的产品成形,找到了投资人和创业团队,他也辞掉了大公司的工作全职创业。之后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创业状态,一群年轻人,没有休息日也不分昼夜的高强度工作。很累,因为是自己给自己打工,也觉得很值得。

 

所以,如果你下次看到一个朋友,每天十点匆匆来上班,下午五点匆匆离开。也许不是因为懒惰,也许他还在上班前和下班后,为他真正想做的事情忙碌。

 

话题:



0

推荐

潘文颖

潘文颖

24篇文章 3年前更新

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博士,硅谷生活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