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当呼吸成为空气》(When breath becomes air)书评。此书为美国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Paul Kalanithi 在癌症晚期写的一本自传,书中记录了他在生命尽头对癌症和生死的反思。此书在2016年出版后入选纽约时报最畅销书榜。被Bill Gates称为最好的非虚构类读物 ('the best nonfiction' he's read in a long time。)

2015年的年初,我正在斯坦福医学院进行关于脑癌分子检测方法的课题,当时的课题合作者是神经外科医生Melanie Hayden。一天早上我收到Melanie的一封题为“Inspiration (动力)”的邮件,邮件里是一个视频链接。视屏里的记录着Melanie的同事兼好友---斯坦福的另一位神经外科医生 Paul Kalanithi 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段话。Paul在2013年被检查出患有晚期肺癌,当时他只有35岁,那是他住院医生培训的最后一年,十年漫长的医学训练即将结束,他所憧憬的新的生活就在眼前。然而突如其来的一纸癌症诊断书将他推向了生命的尽头。视屏里记录着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对生命的反思。一个月后,Paul 离开了人世。

 

然而在最后的日子里,Paul不仅留给了这个世界一段视屏,他还留给了世界一本回忆录《当呼吸成为空气》。我已不记得当时看到那段视屏的时候是否有落泪,最近在开车途中听完了这本书,有几段让我泪如雨下,模糊了视线。

 

这已不是我第一次读到关于癌症与生死的临终遗言。早在十多年前,读到了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几年前又读到了复旦女教师于娟的《癌症日记》。如果说陆幼青和于娟是在病床上勇敢的面对死亡,用笔真诚的记录死亡,那么Paul更像是在和死亡赛跑,他在人生最后的一年半里满满的塞进了自己未曾实现的人生愿望。

 

Paul在书中写到,癌症最让人不安的是你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能活多久,因此让你无法决定如何安排你的生活。Paul说,如果自己还能活十年,那他会选择继续做神经外科医生;如果还能活一年,那他会选择写一本书;如果只能活一个月,那他会选择用最后的日子陪伴家人。在最初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的时候,他有一段时间在家休息。他写道,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谁?是神经外科医生,还是癌症患者?长期以来他的职业也定义了他的身份。作为医生,代表着对生命的主动掌控;而作为患者,代表着对生命的被动接受。他突然间感觉到一种身份的缺失,而这种巨大的空虚感比身体的疼痛更可怕。人可以为了一个意义和目标忍受痛苦,而指向虚无的痛苦却只能称之为煎熬。于是当病情稍有好转,Paul又回到了手术台,继续完成他最后半年的住院医生培训。神经外科医生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大概是所有医生中最为严酷的,常常早上六点开始工作,晚上十点才能回家。靠着止痛药和强忍,身患癌症晚期的Paul在手术台上将一个个病人从死神面前拉了回来。

 

Paul的另一个未完成的心愿是拥有自己的孩子。Paul的妻子Lucy是他在耶鲁医学院的同学,毕业后两人同时开始做住院医生。他们都很想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住院医生高强度的生活节奏让他们在工作和家庭之间难于两全,他们原计划等到两人都结束住院医生的培训后再要孩子。然而计划外的癌症打乱了他们的计划。Paul一时间难以决定到底是否要在这个时候将一个新生命带到世界上,他不愿意想象当自己离去后Lucy身边既无丈夫又无孩子的孤单; 也不愿意想象当自己病重时,Lucy既要照顾襁褓中的婴儿又要照顾病榻中的丈夫的辛劳。最后他们还是决定完成他们多年的心愿,孕育一个新生命的时间是确定的十个月。而死亡的期限却是个未知数,也许是十年呢。

 

于是在Paul被诊断为癌症晚期的一年后,Paul不仅完成了长达七年的住院医生的培训,如期毕业,并且迎来了自己女儿的降生。凭借出色的学术和医学成绩,Paul也获得了美国顶尖大学的医学教授的职位。

 

然而这场和死神的赛跑中,死神也没有放慢脚步。Paul最终没能去参加毕业典礼,癌症卷土重来,这一次来的更凶猛。Paul明白自己再也不能回到手术台上了,他用剩下的时间来完成最后的一个心愿:写一本书。

 

对于Paul而言,成为作家是比成为医生更早的夙愿。Paul的本科和硕士就读于斯坦福的文学专业。二十岁初的Paul在文学经典中解读着生死和人生的意义。后来他发现医学是更直接的参与生与死的较量,通过患者感受着生命的降临和死亡的逼近的过程。而癌症却让Paul亲身的去感受死亡的过程,也许只有文字才能承载其中的深意和分量。生命的最后半年,癌症的恶化已让Paul的身体及其虚弱,清醒的时候,他在轮椅上敲打着文字。Paul的文字及其的坦诚,追忆了自己人生的一个个选择,以及其背后的理性或者感性驱动力。出生于医学世家,一路就读于斯坦福、剑桥和耶鲁名校的Paul的人生也许在外人看来并没有太多的曲折和起伏。但是文字之间,你能感受到的是一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严肃的审问自己的存在,真诚的在寻找自己生而为人的价值。生命的最后几个月,Paul在写作和陪伴年幼的女儿玩耍中度过。这本书并没有结尾,因为Paul在书还未完稿已病重离开人世。也许这就是最真实的结局:未完成的人生和书稿,却创作到了最后一天。

 

绝症之所以可怕,因为它的突然到来打乱你对未来的所有计划和憧憬,而让你之前的所有努力化为泡影。如果绝症降临,我们仍然能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将每一天过得充实,那么绝症也就不过是提前到来的死亡。我们不能以长度去衡量生命,而是其质量。

 
话题:



0

推荐

潘文颖

潘文颖

24篇文章 3年前更新

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博士,硅谷生活家

文章